比什么比? (2012-12-5)

国人喜欢比,什么都要比,在比较中证明自己。
有人在论坛要求我写一篇关于庚斯博罗「蓝衣少年」的文章,来"学习"一下,我想起来写过一篇关于亨廷顿图书馆的文章,有提到庚氏这一幅,但是这显然不符合他的要求。我说自己不是专门搞艺评的,建议他去看看原作最好,其实已经猜到他"有备而来"。
果然,他马上抛出准备好的一幅提香的画,也是蓝衣的,要求我比较给他听。我还是没有进套,艺术史上虽然早给两个人不同的地位,从印刷品来判断优劣实在没有意思。可是他还是要说出自己"聪明"的判断来,比如提香的更自然啦,人物更内在啦,等等。真是挡也挡不住!
这一类的话题很多,人们就是喜欢在一种批判中快乐,我也没有办法,因为他们捏着一张底牌:他们有常识知道提香是文艺复兴的大师,尽管有些画连是不是他自己画的都考证不出来。
网络里有人专门比较洋男人娶国女和洋女的,列举出国女种种坏处,又马上有人撰文关于国女的好处的,此起彼伏,不亦乐乎;也着实让当事的国女悲喜交加,激动得不得了。其实,洋女和国女几乎全然不同的物种,比啥子呢?还要做广告向西方人介绍吗?自己喜欢就偷着乐吧!
更多的人在计较海龟和海不归的,比较国内外物价的,比较这个,比较那个,其实很多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经历,却要讨个说法而已。人生注定没有太多的选择,非要通过比较来证明自己好的东西自己都已经霸着、占着了,是不是很自欺欺人?
更不要说这种思维成了模式,事事要一个结论,证明自己的选择,是不是一种坐井观天?
如果某位得到一种说法,证明庚氏的确不如提香,哪怕走过那张画,也会"哼"一声,心里自己得意起来?